“上证指数”全称“上海证券jys综合股价指数”,是国内外普遍采用的反映上海股市总体走势的统计指标。
上证指数由上海证券jys编制,于1991年7月15日公开发布,上证提数以"点"为单位,基日定为1990年12月19日。基日提数定为100点。
随着上海股票市场的不断发展,于1992年2月21日,增设上证A股指数与上证B股指数,以反映不同股票(A股、B股)的各自走势。1993年6月1日,又增设了上证分类指数,即工业类指数、商业类指数、地产业类指数、公用事业类指数、综合业类指数、以反映不同行业股票的各自走势。
深证指数的前身为深证综合指数,即“深圳证券jys股票价格综合指数”,于1991年4月4日开始编制公布,后被深圳成分指数取代。1995年2月20日开始实施发布的深圳成分指数的基准日定为1994年7月20日,基数为1000点。由于深圳成分股指数所选择的股票经过几年的调整,已不能完全反映股市的实际情况,故有些部门仍然依据深综指来分析深市涨跌情况。
沪深300指数介绍
沪深300指数是沪深证券jys第一次联合发布的反映A股市场整体走势的指数。沪深300指数样本覆盖了沪深市场六成左右的市值,具有良好的市场代表性。目前300只样本股中,深市121只样本股中有92只来自于深证100,沪市141只来自于上证180,入选率分别为92%和78.3%。
它覆盖了银行、钢铁、石油、电力、煤炭、水泥、家电、机械、纺织、食品、酿酒、化纤、有色金属、交通运输、电子器件、商业百货、生物制药、酒店旅游、房地产等数十个主要行业的龙头企业。
沪深300指数以2004年12月31日为基日,以该日300只成份股的调整市值为基期,基期指数定为1000点,自2005年4月8日起正式发布。
计算公式为:报告期指数 = 报告期成份股的调整市值 / 基日成份股的调整市值 × 1000
其中,调整市值 = ∑(市价×调整股本数),基日成份股的调整市值亦称为除数,调整股本数采用分级靠档的方法对成份股股本进行调整。沪深300的分级靠档方法如下表所示。比如,某股票流通股比例(流通股本/总股本)为7%,低于10%,则采用流通股本为权数;某股票流通比例为35%,落在区间(30,40 )内,对应的加权比例为40%,则将总股本的40%作为权数。
另外,沪深300指数的选样方法是对样本空间股票在最近一年(新股为上市以来)的日均成交金额由高到低排名,剔除排名后50%的股票,然后对剩余股票按照日均总市值由高到低进行排名,选取排名在前300名的股票作为样本股。
沪深300指数依据样本稳定性和动态跟踪相结合的原则,每半年调整一次成份股,每次调整比例一般不超过10%。样本调整设置缓冲区,排名在240名内的新样本优先进入,排名在360名之前的老样本优先保留。当样本股公司退市时,自退市日起,从指数样本中剔除,由过去最近一次指数定期调整时的候选样本中排名最高的尚未调入指数的股票替代。
165520 信诚800有色指数分级
160221 国泰有色金属分级
165316 建信有色金属分级
502023 鹏华钢铁分级
168203 中融钢铁行业指分
1、重仓有色金属和煤炭的基金有:一是指数型基金,如沪深300;二是激进型基金,如国泰小盘;三是杠杆型基金,如瑞福进取。
2、基金重仓就是基金持有某只上市公司大部分流通股票,指被大机构 大基金大量持有 重仓买入的股票。一个股票被多家基金公司重仓持有并占流通市值的20%以上即为基金重仓股。也就是说这种股票有20%以上被基金持有· 就是基金重仓股有可能上涨。
有色金属指数属于强周期性板块,长期持有的话,最好涉及到非周期行业类的,趋势向上的主题基金,比如医疗,环保
不同类型的ETF,跟踪的是不同的指数。没办法笼统地说哪个ETF好,哪个ETF不好。
因为指数没有办法说它好还是不好,而对于一个指数来说,只有说它某个时段的行情比较好。
ETF就是做行情的,指数级行情来了,你投资该指数的ETF,行情结束就卖出,你就会获得不菲的收益。
当然,如果你没有办法把握这种行情的买卖时间点,也可以用分散投资的方式,无论涨跌,每天买一手,那么在下跌过程中持续买入,然后持有,就有可能会在上涨过程中享受到涨幅和收益。
要是你觉得ETF交易起来太麻烦了,也可以去定投ETF联接基金,简单方便,起点也低。
建议关注中正500,传媒ETF,医药ETF这个三个,但春节后到现在都涨了很多了,等回调了再分批吃进,注意任何时候都不要满仓~~